先做个广告:如需代注册GPT帐号或代充值ChatGPT4会员,请添加站长客服微信:gptchongzhi
推荐使用ChatGPT中文版,国内可直接访问:https://ai.gpt86.top
这是我近三年来收到的最佳人生忠告,源自 Open AI 创始人的一次采访。自那以后,我逐渐明白,世间的顶尖人物从不轻易让自我损耗。
他说:在一个时间段内没什么动力是完全正常的。并且我发现如果我感觉没有动力,通常是因为那些事情是错误的。我也发现,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常常告诉我们,如果某件事没有坚持下去,完全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够努力、缺乏自律,没有好好管理自己。当人们习惯了这种自我消耗的方式,就会轻信这样一个荒谬的假设:我之所以赚不到钱、得不到爱、无法喜欢自己,完全是因为我不够努力、不够拼命、不够自律、缺乏天赋、不够优秀,我不配被爱。这种信念一旦形成,便是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。因为它试图用那些导致问题的思维去解决问题,用更多的自我消耗来终止自我消耗,这无异于用柴火去扑灭熊熊大火。如果你想从这种死亡陷阱中逃脱,不妨花两分钟时间,听我讲述一个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故事。我想在故事结束时,无论你有多深的精神内耗和自我攻击,都能得到缓解。高中语文课本中的《庖丁解牛》故事,表面上看,似乎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熟能生巧,任何技能通过长时间的练习都能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。但如果你的理解仅停留在这一层,那实在是太遗憾了,因为你错过了庄子想要深传的更深层次的智慧——"以无后入有间",这六个字正是避免自我磨损的核心心法。故事中,庖丁解释了为什么其他厨师无法达到他的水平。他提到,普通厨师每个月都需要更换一把刀,原因在于他们在使用刀时横冲直撞,依靠蛮力去切断骨头,导致刀刃迅速损坏。相比之下,有经验的厨师或许一年才更换一把刀,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避免刀刃直接撞击硬物的技巧,这是一种基本的自我保护。然而,即便是这样,长期的切割仍会使刀刃逐渐变钝,最终出现磨损。在这里,我想进一步揭示这个故事更深的含义。其实,在这段描述中,并不存在真正的牛或刀。这里所说的"牛",实际上象征着外部世界;而"刀",则是指代我们的自我。那个横冲直撞的宰牛新手,难道不让你想起了一些年轻人吗?例如,当学习成绩下滑时,他们认为是因为练习题做得不够多,于是采取疯狂的方式,深夜两点还在奋力刷题。或者在工作中遇到问题,坚信问题在于自己或团队的努力不足、不够拼命、思考不够勤奋,因此选择加班或通宵达旦试图解决问题。在感情上遇到危机时,他们常常自我否定、自我牺牲,试图通过迁就对方来维持关系。然而,正如故事中所示,刀终究是会断的,人也终将支撑不住。"大力出奇迹"这种思维模式的核心问题是,一旦"大力"耗尽,"奇迹"也随之消散。从这个角度看,凡是完全依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成就,一旦停止努力,成果也会迅速崩塌。换句话说,如果某一天厨师感到疲惫或者刀子断了,宰牛的工作便会立即停止。此外,这种宰牛方式还会加重厨师的劳累,使刀更易损坏。对厨师来说,这是一个短期解决方案,但对个人而言,每次严重磨损自己,都会使自我评价进一步降低,可能导致人最终无法再次行动。庄子通过庖丁的话给出了答案:"我的刀之所以能够使用十九年依然锋利如初,是因为我能观察到牛身上肌肉和骨节之间的空隙。这些空隙对于刀刃来说足够宽裕,因此我只需将刀插入这些空隙中。"这种方法被称为“以无后路入有间”,自然能够游刃有余。正如世界上每一条河流都是沿着最小阻力的路径流淌,我们也应学会顺势而为。你从未见过河流会说:"我要努力越过那座高山。"也从未听见河流抱怨自己的蜿蜒曲折:"我要直线流淌。"这样看来,河流就像那把利刃,而大地就似那头待解的牛。在我之前的讨论中,我提到过这样一句话:"人只有在舒适的状态下,才能长期并稳定地保持高质量的行为。"在日常生活中,勉强维持不如及时调整。任何让你感到极度不适和扭曲的事,都在悄无声息地磨损你。一旦开始磨损,就意味着这种行为无法持续,最终只能停止。当你的刀在切割牛肉时发生损坏,你不会埋怨刀不够坚硬,而是会意识到可能是使用方式不当。最终,这个故事教给我们的,是要洞察并尊重事物固有的规律,并在此基础上将自己与这些规律相融合,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磨损,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。如果你也觉得这对你有所启发,不妨将这段话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,分享给你所关心的人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yeziwang.cc/openai_258.html